瓷上风华:明青花的宏大与精微
——评《明代青花瓷艺术风尚演变研究》
青花瓷作为明代陶瓷的主流形态之一,是同时期审美文化与哲学思想的物质化表达,饱含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和精神内涵。“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研究明代青花瓷,不能只谈其造型和装饰,而应深入探究其背后所反映的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中国文化价值观及中华文化的演变历程。
由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清丽撰写的《明代青花瓷艺术风尚演变研究》一书,最近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江西历史文化研究工程江西省社科基金专项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其创新之处在于,作者从艺术风尚的视角出发,填补了青花瓷艺术风尚学研究领域的空白。通过对青花瓷生产发展演变规律的深入分析,作者探寻了青花瓷艺术风尚背后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变迁。书中重点厘清了明代青花瓷业与社会文化、经济的关系,揭示了景德镇青花瓷业的风格趋向和演变规律。以每个时期的文思、器技、纹饰之变化表征为研究重点,深入探讨了明代社会经济和制瓷业的内部机制,观察了在皇权思想的影响下明代社会生活习俗、审美风尚的蜕变与演进,从而寻找青花瓷发展所呈现的社会文化状态和艺术审美趋向。该书通过对明代青花瓷风尚演变形成的原因及涉及领域的总结归纳,总体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青花探秘:历史深处的文化印记
“以器物为代表的物质文化常常被判定为文化之中最易明白、最易捕捉的部分,其实却需要基于更为深入的理论追寻和反思,才能够对此有新的理解。”青花瓷器物彰显了大明王朝景德镇瓷业生产的辉煌业绩,“艺术风尚”是每个时代的流行产物,是架起器与物、物与时代的桥梁。该书从器物技艺、装饰纹样、文化意蕴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明代社会历史文化的演变以及御器厂的发展脉络,始终将青花瓷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格的变迁紧密相连,引导读者在重新审视明代青花瓷的制瓷工艺时,不断反思其背后的社会联系。正如费弗尔所说:“这是每个人类群体在其演进时刻都认识到的需要:人们从过去的行为、事件、趋势中寻找着或预示着现实、使人理解现实并帮助人们生活于现实之中。”这一点对于当代的陶瓷理论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中国文化价值观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史的角度来看,该书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视野。它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器物文化的理解,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审美文化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纹饰图像:型饰合一的文化密码
纹饰是传统图像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从社会风尚的角度去深入发掘,明代青花瓷纹饰在本书中被重新诠释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及皇权身份的标志。该书立足于整体的艺术观、历史观和社会观,从设计学的维度探讨了明代青花瓷艺术风格的演进。通过结合具体的青花图案实例,采用由点及面的分析方法,进行实物分析和逻辑推演,旨在重现当时的制作流程和绘制技术。该书并没有对明代青花瓷所呈现的艺术特征进行大篇幅描述,而是跨越了朝代的界限,将明代陶瓷器物、瓷业经济的变化与社会风尚的变迁紧密相连,追求器物与时代、时间与空间、传统与现代的多元融合。书中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料,表面上看似仅对某些纹饰来源的整理,实则深入挖掘并再现了纹饰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王清丽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对明代整体的思想意识进行了分析。通过本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何不断演变,并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尚,推动青花瓷艺术不断向前发展,这是本研究揭示的一个重要文化密码。
三、新旧之间:多元融合的风尚观
本书的研究核心在于深入剖析艺术风尚如何影响器型纹饰的演变、审美趋势、时代画风以及社会需求。书中指出,青花瓷器型纹饰的变迁与时代画风的流行直接反映了艺术风尚的演进,同时也是青花瓷传承与创新的关键审美价值所在。艺术风尚不仅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且根植于社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的社会主义艺术风尚观。其影响和价值具有显著的历史继承性、社会认同性和文化引领性,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构成了本文从形式到内容、从技术到艺术的研究框架。
该书具有显著的学术创新价值,不仅对中国古代陶瓷审美文化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还是探究明代青花瓷和社会风尚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此书撰写初期,正值王清丽陶瓷绘画创作从粉彩向青花领域转型的初级阶段,她的艺术创作深受岭南花鸟画风的影响,呈现出清新典雅、自然灵秀的风格。在青花创作过程中,她不断寻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和谐,其构图和题材的选择都体现了传统文人画和青花瓷艺术中文人思想观念的演变。这一时期,对明代青花瓷的研究与青花瓷艺术创作实践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彼此的发展。
在当今时代,保护和发展传统青花瓷手工制瓷技艺,不仅是对传统陶瓷艺术价值观念的深入挖掘,也是对其中蕴含的文化个性和艺术观念的探索与认知。这不仅是每个时代的陶瓷艺术创作者和手工制瓷业者的责任与使命,也是对文化根源的追溯。将青花瓷艺术的再创造视为一种文化活动,创造性地展开,使之与时代发展同步。在传承技艺的同时,更加重视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表达,强调在继承传统优秀手工制瓷技艺的基础上,文化创意在陶瓷作品中的价值意义,从而推动中国陶瓷艺术的持续发展。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景德镇市融媒体中心出品